发布时间:2025-04-30 15:2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浙江省公安厅宣传处
信息来源:
在4月26日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浙江公安机关交出亮眼年度答卷:2024年,全省共立案查办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92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431名,同比分别增长63.0%、60.8%,综合绩效位居全国第一。
作为全国首创,“浙江知产警官”品牌建设凭借“执法+智治”的创新实践,入选2024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为护航人工智能时代创新生态提供浙江样本。
亮剑知识产权犯罪
去年,浙江公安以公安部“昆仑2024”专项行动为抓手,轮动开展“剑锋”主题打击行动12次,涵盖食品药品、烟草、影视版权等多个领域。
在品牌保护方面,浙江公安紧盯建材、服装、电气等重点领域,严厉打击假冒“驰名商标”“老字号”和国际知名品牌犯罪,有力维护了200余个国内外知名品牌权益。
在文化保护方面,浙江公安聚焦盗版图书、音乐等,严打侵权盗版活动,侦破中宣部版权管理局等多部委联合督办案件20起,总量全国第一。
在民生安全方面,浙江公安围绕消防产品、电动车等,打掉犯罪团伙380余个,捣毁窝点780余处,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安全。
在技术创新保护方面,浙江公安紧扣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战略科技行业,突出商业秘密保护,立案侦办刑事案件17起。
织密知识产权“防护网”
2024年,浙江公安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警务联络制度,构建“公安+行政+检法”保护体系,护航创新驱动发展。
在警企协作方面,建立“知产警官”等级评定制度,217名民警获省公安厅资格认证。通过“知产警官在线”平台,累计收集重点线索352条,消除50余起商业秘密侵权风险,促使相关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40%,企业防护意识显著增强。
针对科技企业防护需求,聚焦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探索分级分类防护策略,助力实现精准防范,护航创新安全。
在协同治理方面,杭州、宁波等5地建立多跨部门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平台,整合多方资源,及时响应企业诉求,大幅提高维权效率。
在法制保障方面,联合省检察院、法院攻克18项商业秘密案件难点,明确侵权认定标准,降低企业报案举证门槛,规范办案流程,为企业维权提供有力法律支撑。
守护战略科技力量
随着“杭州六小龙”崛起,杭州成为IT、科创企业聚集地,但同时也成为商业秘密侵权的主要目标。为此,浙江公安以杭州为试点,深入开展“浙里安芯”专项工作,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商业秘密风险基础防范工作指引》的出台尤为引人注目。
《指引》从多方面为企业提供指引。在内容上,涵盖商秘基础知识,让企业明确商业秘密的界定;剖析常见泄密情形,使企业清楚风险所在;制定基础防范措施,助力企业构建内控体系;提供企业自查自检方法和维权救济路径。
此外,浙江公安积极完善“民、行、刑”协同保护商业秘密,内抓合成,外抓协同。同时探索“走出去”“请进来”全程保护,包括海外、省外重点投资、引进技术保护,通过多种机制与合作,助力相关权益维护与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