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文章 | 争当践行“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排头兵

发布时间:2023-09-28 11:1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浙江省公安厅宣传处

信息来源: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赴浦江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开创了“省级领导下访接访”的先河,形成了以“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为核心内容的“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经过20年的创新发展,“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历久弥新,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已成为直面民众呼声、源头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制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公安机关作为平安建设的主攻手、社会治理的主力军,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使命。公安信访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公安机关践行群众路线、维护群众权益、提升执法质效的重要载体。新征程上,我国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时期,各类不确定因素和矛盾问题也会通过公安信访渠道以及基层警务工作反映出来。新时代中,人民群众不仅着眼于提升物质文化生活,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也有更高需求和期待。因此,公安机关必须学深悟透“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当好新时代“答卷人”。

深植“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的为民担当情怀,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公安信访工作。习近平同志当年亲自往“矛盾窝”钻,零距离接触群众,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诚心诚意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就地解决了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和民生难题,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和政治担当。这启示我们,公安机关践行“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就是要把为民担当情怀深植公安信访全过程,贯穿于公安工作方方面面。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深入基层,推动各级领导下访,落实信访责任制。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具体问题、平安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探索创新“民呼我为”“接诉即办”的新机制新场景。

厚植“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的系统科学思维,在社会治理大局中作出更大公安贡献。习近平同志当年要求“下访的消息要提前公开”、为群众开展信访预登记,不仅做到让老百姓家喻户晓,而且倒逼地方全面化解积案。在将信访事项科学分类分级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率省直15个有关部门负责人和金华市、浦江县党政主要领导,现场设立15个接待室同步开展接访,实现了领导统筹现场办、职能部门马上办。这启示我们,公安机关学习践行“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就要强化系统科学思维,广开“门路”,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将公安信访工作置于阳光下。公安机关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建立完善联合接访工作机制,打造一站式解决信访问题,同时积极配合协同有关部门,助力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

根植“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的久久为功战略,持续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20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股韧劲干到底,先后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县级领导包乡走村和乡镇干部“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等制度,丰富完善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这启示我们,公安机关必须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多下基层、多打基础,不搞伪创新,不搞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要坚持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统一、近期目的和远景目标相统一,防止新官上任大干快上、盲目“换赛道”、一味“另起炉灶”等现象。要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稳步推进已有的科学部署和合理规划,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