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8 09:5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浙江省公安厅宣传处
信息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浙江是经济大省,也是创新大省。年初,省委提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将知识产权保护摆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公安机关责任在肩。11月24日,浙江省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推出新的知识产权保护重磅举措:浙江省公安厅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签订知识产权战略合作协议,“浙江知产警官在线”正式启动。
“近年来,省公安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的坚强领导下,推动出台并全面落实浙江省公安机关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十大举措,深化‘浙江知产警官品牌’建设,全面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提档升级。”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黎伟挺在会上表示。
情势使然
近年来,我省知识产权犯罪活动整体呈现多发态势。
三组数据对比能清晰地揭示这一趋势:2019年,全省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侵犯浙商品牌犯罪案件280起,今年已有350多起;2019年,遭受侵害的浙商品牌约80个,今年已上升至140余个;2019年全省共开展跨省维权打击行动140多次,今年已开展400余次。
“我省经济不停‘腾笼换鸟’,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优质品牌快速增加,近年来知识产权被侵犯的情况也日益加剧。”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俞流江在会上交流时说。
同时,省公安厅结合近年来案件侦办情况,发现在信息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犯罪呈现出职业化、链条化、网络化的特征——
商业秘密侵权活动隐蔽性更强。如以往携带商业秘密跳槽的企业员工,多选择直接入职竞争对手企业,现在往往在第三方公司伪装过渡后,再进入竞争对手企业,很难触发竞业禁止相关规定。
侵犯著作权的犯罪形态更加多样。如随着短视频、直播产业的快速发展,新的侵权形式层出不穷,如短视频的剧本复制、网络直播的话术抄袭等侵权行为,在业内快速扩散。
知识产权犯罪不仅严重侵害企业创新发展,更阻碍经济健康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知识产权中心名誉主任、文澜资深教授吴汉东认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浙江来说有两方面意义:一是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二是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省公安厅先后举行两次警企恳谈会,与30余家不同类型企业面对面“交心”。与会企业代表都不约而同谈到保护知识产权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并希望公安机关能严厉打击知识产权犯罪。
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正是浙江公安的价值追求和努力方向。
顺势而为
针对我省知识产权保护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企业的新需求、新期待,省公安厅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持续推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新举措。
在打击方面,全省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昆仑行动”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知产警务”机制,重拳打击侵犯浙商权益犯罪行为。
今年以来,全省共对侵犯浙商企业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开展跨省收网400余次,抓获犯罪嫌疑人750余名,140个浙商品牌权益得到保护,挽回损失近8亿元。
在保护方面,继去年公布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十大举措之后,浙江公安今年又在全国首创“浙江知产警官”品牌建设,构建起“知名品牌保护、企业风险防范、区域产业治理、专业力量建设”等四大体系,打防治建一体推进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工作。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元宇宙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浙江知产警官在线”应运而生。这是省公安厅与时俱进,在“浙警在线”集成应用平台上推出的一项新增特色服务。
在会上,由浙江警察学院与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共同研发的数字知产警官“小西”为与会嘉宾介绍了使用方法:企业通过法人用户账号登录“浙里办”,搜索“安企共富”,进入“11087”界面,在“知产在线”应用中根据需要选择向“法律专家”咨询或向“知产警官”求助。
首批“法律专家”来自由省公安厅特聘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7所国内知名院校的知识产权法律专家团队;“知产警官”则由专职从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公安民警组成,会根据企业所在辖区自动匹配。
“浙江知产警官在线”是知识产权保护现代化的标志性成果,为全省320余万家企业打通了知识产权保护线上联络通道,将是全省公安机关警企联络的重要窗口。“‘浙警知产警官’的贴心服务让我们感受到了浙江公安在知识产权保护的专业引领。”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合规官陈益民说。